70多歲的張奶奶,因為整天提不起精神,感覺無力,去醫院檢查,被查出高鉀血癥,血鉀竟高達7.9mmol/L。經醫生問診才得知,原來張奶奶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腎臟病,需要長時間服用利尿劑來消腫。
有一次還因低血鉀被緊急送醫搶救過,事后為了避免再出現這種情況,便開始服用氯化鉀片,但沒聽醫生的話,按時去醫院復查,最后又吃成了高血鉀。
高鉀血癥,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這是一種急癥,嚴重的可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直接致死。所以,對于血鉀升高這個問題,大家一定要重視。
為什么服用降壓藥會升高血鉀?
我們先來了解下,常用的降壓藥當中,可能誘發血鉀升高不良反應風險的藥物都有哪些?大致可分為2大類:
ACEI(普利類藥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卡托普利、雷米普利等;ARB(沙坦類藥物):厄貝沙坦,替米沙坦,氯沙坦、纈沙坦等等。
其中,沙坦類藥物是最為常用的一類降壓藥,它的作用機理很簡單,主要就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II,使其不能發揮收縮血管的作用,從而達到舒張血管,并降壓的目的。
但同時它也會影響腎上腺釋放醛固酮,這是一種有保鈉排鉀作用的物質,當其釋放受到影響,就會導致血液中的鉀離子含量升高。
所以患者在服藥時,要格外關注血鉀水平,尤其是一些特殊患者,如腎功能不全的且伴有高血壓者;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腎病患者;聯合用藥的患者,如沙坦藥物+β受體阻滯劑(像倍他樂克)。
這些人群在用藥期間,要密切監測血鉀水平,警惕血鉀升高,一旦發現異常表現,及時就醫治療,因為高鉀血癥是很危險的。
血鉀升高,身體會有哪些表現?
正常情況下,血鉀數值一般是維持在3.5~5.5mmol/L之間,如果低于最低數值,則為低鉀血,如果高于最高數值,則為高血鉀。
當血鉀升高時,身體可出現以下表現:
1、泌尿、消化及呼吸系統
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腹痛等表現,主要是因為高鉀使乙酰膽堿釋放增加引起的。
2、心臟
以心律失常為主,癥狀比較嚴重的可直接致死。需要注意的是,處于高血鉀狀態下的時間越長,尤其是數值>6.5mmol/L時,發生心律失常的幾率越高。
3、骨骼肌
根據血鉀數值高低可表現不同的癥狀,處于5.5-7.0mmol/L范疇期間,患者可出現肌肉輕度震顫、手足感覺異常,當高>7.0mmol/L時,可出現肌肉軟弱無力、遲緩性麻痹等。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則要警惕高血鉀,盡快去醫院進行電解質、心電圖等常規檢查,然后對癥治療。
夏季血鉀容易高,平時該怎么預防?
而由于高血鉀癥的兇險性,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大家最好是提前設防。盲目用藥,擅自增減藥量,不定期復查都是導致血鉀升高的主要因素。
所以在服藥期間一定要注意,遵從遺囑,按時按量服藥藥物,定期去醫院檢測血壓、血鉀水平,如有異常,可及時采取措施,從而更好的防治高血鉀癥。
此外,想要預防高鉀血癥,還要注意以下2點:
盡量避免攝入鉀離子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甜菜、秋葵、獼猴桃、李子、土豆、菠菜、低鈉鹽、咖啡等;盡量選擇攝入低鉀食物,比如蘋果、藍莓、玉米、黃瓜、覆盆子、櫻桃等。
這里要注意一點,高鉀食物不是不能吃,注意控制量,而低鉀食物也不能多吃,不然吃多了,一樣會使血鉀水平升高。
及時治療一些可影響鉀排出的疾病,如腎衰竭等疾病,可導致腎臟排鉀減少,從而使血鉀水平升高。
如果血鉀長期處于比較高的水平,是很危險的,可能危急患者生命,所以大家要注意防患,嚴格遵從遺囑,合理正確服藥,定期監測血鉀水平,那一般問題是不大的。
參考資料:
[1]《警惕吃藥引起的高鉀血癥》.武漢晚報.2021-04-07
[2]《關于高鉀血癥,你需要知道這六點!》.藥評中心.202106-26
[3]《【健康微課堂】高血鉀可致命,飲食控制是關鍵!》.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2020-10-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擅長領域:診治原發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癥、尿路感染、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疾;多種繼發性腎臟疾病,如狼瘡性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紫癜...
擅長領域:擅長甲狀腺疾病、糖尿病及其急性并發癥、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變、頑固性高血壓、高脂血癥、痛風的診治,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低血糖昏迷、腎上腺危象、甲亢危象、垂體危象、低鈉血癥、高鈉血癥、低鉀血癥、高鉀血癥、低鈣血癥、高鈣血癥等危急重癥的診斷及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擅長領域:糖尿病腎病、乙肝相關性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診治,慢性腎功能衰竭和血液凈化治療,水電解質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