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簽發《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規定醫院藥品采購價低于醫保支付標準或限額的部分獎勵給醫院,高于醫保支付標準或限額的部分由醫院承擔。
《通知》明確,對部分臨床必需的短缺藥品實行醫保集中帶量采購。重慶市衛計委明確短缺藥品品種,由醫院向重慶市社保局申報全年使用量并委托采購,市社保局委托重慶藥品交易所實施采購,并監督買方、賣方、配送方簽訂三方合同,醫;鹬Ц督Y算。
目前,完善藥品集中采購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藥品實施集中采購,在保證藥品質量、遏制藥價虛高、打擊醫藥購銷領域腐敗發揮了積極作用,取得了很好效果。
但在實際操作中,藥品回扣、商業賄賂依然時有發生,現有的藥品價格機制也飽受社會詬病,因此加快改進和完善藥品集中采購頂層設計勢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反壟斷局在今年特別以安徽省蚌埠市衛生計生委為例,指稱其在藥品集中招標采購中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相關規定,構成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
政府已將整頓的矛頭轉向醫院藥品集中采購中存在的腐敗問題,要解決集中采購領域出現的問題,必須嚴格規范招標中標工作,同時杜絕行業壟斷。
此次,重慶市的新規僅僅是政府的一個明確信號,在39醫藥君搜索醫藥藥品采購管理規定時發現,安徽、吉林、寧夏、山西、山東等地都在開展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工作。
其中,整治力度最大的當屬安徽省,該省衛計委12月11日召開重點市和重點單位反腐倡廉及醫藥集中采購約談會,通報被約談7個市在衛生計生領域發生的腐敗案件和醫藥集中采購方面存在的問題及5家醫院在2015年第三季度群眾滿意度調查中存在的問題。
相關領導已將整頓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上升到反腐倡廉的政治層面。會議強調,開展醫藥購銷領域的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自查自糾,加強對重點人群的監督,從源頭上防范腐敗問題的發生,不斷改善醫療服務,提高群眾滿意度。
這已不是有關部門第一次要求嚴控醫院藥費。原衛生部部長陳竺早在2009年就曾指示,要求各地分析研究本地區醫藥費用上漲的趨勢和原因,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中,把控費作為重要任務。
有不少業內人士向39醫藥君表示,若想解決“以藥養醫”的實際問題,要從改變醫療從業人員的籌資機制下手,并建立明確地處罰措施,或許還能有一絲轉機。
《通知》此外還規定,對臨床用量大、采購金額高的藥品,根據其在其他。▍^、市)實際購銷價(中標價)和上一年度重慶藥品交易所成交均價情況確定醫保支付標準或限額,由醫院自主競價、議價采購。醫院采購價低于醫保支付標準的部分獎勵給醫院,高于醫保支付標準或限額的部分由醫院承擔,以提高醫院議價動力和采購低價藥積極性。
2007年軍隊統籌藥材138種、574個劑型、17469個產品,涉及國內外2200多家生產企業,一個品種只中一家,企業競爭異常激烈。為確保采購工作公開、公正、公平,總后衛生部與國內最大的醫藥網絡公司聯合建立了軍隊統籌專用平臺,推行了新的采購模式。